打擊樂獨奏曲  儺舞  
世界首演: 打擊樂獨奏:陸淯姿

儺舞源流久遠,在殷墟甲骨文卜辭中已有記載,是廣泛流傳於各地的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儺儀中的舞蹈部分。儺舞表演時一般都佩戴面具,伴奏樂器非常簡單,一般為鼓與鑼等打擊樂器。於2007年由臺灣打擊樂家陸淯姿(Yutzu Lu)委託創作,打擊樂曲«儺舞»是寫給2 Bongos, 3Congas4Tom-toms,和1個腳踏大鼓(Pedal Bass Drum),全曲長約9分鐘,演出時可以單純是打擊樂獨奏或配搭一名舞者。鼓在«儺舞»中不單是節奏樂器,10只鼓所構成的旋律性比節奏更為重要。此外,BongosCongas動物皮革音色和Tom-toms與大鼓塑膠皮革的音色也需要有強烈的音色對比。在20146月,為了加強原«儺舞»的旋律性,作曲家在原打擊樂獨奏版本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部木琴聲部,創作出打擊樂與木琴二重奏版的«儺舞 II»。2016年為了參加檳城的國際舞蹈節而創作的«儺舞 III»,則在原打擊樂獨奏版本的基礎上,增加了電腦聲音部份,並與編舞家吳建緯與打擊樂家陳盈均共同合作,從原9分鐘的作品發展為一首約20多分鐘的打擊樂與電腦二重奏的作品。

 
打擊樂獨奏曲  最殘酷的四月  
世界首演: 2000年11 月15 日 台北市國家劇院演奏廳,打擊樂獨奏: 陳哲輝
艾略特的著名長詩《荒原》共有五段,從1998年開始我就有創作《荒原》系列的計畫,以《荒原》每一段作為背景創作一首打擊樂曲。1998年完成第三段《腓靳巴斯的海底之旅》給木琴獨奏與三位打擊樂手與第四段《火誡》給三位打擊樂手;1999年完成第五段《雷霆所言》給六位打擊樂手。《最殘酷的四月》給打擊樂獨奏是取材自第一段《葬儀》。第二段《棋局》給二打擊樂手預定在明年完成。《最殘酷的四月》有一前奏與尾奏,中間共分12個段落,代表12個月份。除了前奏與尾奏是固定外,獨奏者可選擇從一月或四月或七月或十月按照時間順序完成十二個段落。在此曲中,我從四種打擊樂器(搖響類、皮革類、木質類、金屬類)中選擇有限的樂器,並依其材料及發聲性質以圓形分組排列,獨奏者則以順時針方向演奏,因此,全曲其實是一個完整的音色與節奏轉移的過程。
次中音薩克管獨奏曲  維多利亞  試聽Real Audio檔案請單擊右圖示
世界首演: 1998年3 月28 日 , North American Saxophone Alliance 1998 Biennial Conference.   薩克管獨奏:  李賢
此曲完成於1998年1月。標題《維多利亞》是意指「香港」。樂曲可分為ABA三大段落。在A段裡,音樂劇場的成份非常重,開始時獨奏者唸出無意義的音節,薩克管一反傳統地未被「吹」奏,而被視為古代打擊樂器來奏出打擊性音響。隨後音樂樂器低音區開始,旋律環繞中心音D呈螺旋狀來發展,這是模仿古代民歌的中心音旋法,試圖製造出遠古蠻荒的氣氛,一反香港給予人那種現代化與充滿活力的印象。在旋律呈半音螺旋狀發展之同時,音域也往上下擴展。在B段裡節奏漸趨緊湊,音樂改在高音區進行,且強調快速反複音。一開始之高音C為基本結構音(第四頁之首音)。充滿節奏動力的旋律時被徐緩且更改了音調的英國國歌片斷中斷。最後一段模仿第一段A段,強調低音D並出現螺旋狀旋律。在這一段落裡,獨奏者不時唸出「香港基本法」中最具代表性如 "Fifty Years"  (五十年) ,"Bauhinia" (紫荊花) 等字彙。作曲家試圖利用反傳統、解構性、顛覆性的設計來表達因香港回歸這件歷史事件而產生的複雜心情。換句話說,最後之A段與第一段A段一樣都包含音樂劇場的成份。
鋼琴獨奏曲  桃花帶雨  試聽Real Audio檔案請單擊右圖示
世界首演:  1998年3 月31 日 台北市國家劇院演奏廳, 鋼琴獨奏: 林慧英

此曲完成於1997臺北。全曲描寫雨後桃花的意象,但利用意象重疊或交交錯手法描述。音樂素材在鋼琴的高、中、低三音區同時各自發展,以產生空間立體感。調性與非調性素材的混自合使用,嘗試結合不同時代的語法來描寫同一物象,以超越時間所限制的空間。

鋁片琴獨奏曲   楊柳岸, 曉風殘月  試聽Real Audio檔案請單擊右圖示
世界首演:  1998年3 月31 日 台北市國家劇院演奏廳, 鋁片琴獨奏: 林岡影
此曲完成於1997年臺北。標題取目柳永雨霖鈐中名"今朝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全曲分為「楊柳岸」、「曉風」與「殘月」三個不間斷段落,屬唐大曲曲式。「楊柳岸」節奏自由,結合轉動顫音扇葉和使用棒子及手指的演奏手法,以模仿古琴的揉音及虛實音色。「曉風」富旋律性,速廈漸趨緊湊,並運用自由節奏與非自由節奏的重疊手法,以製造時間上的虛實感 覺。「殘月」節奏回復自由,並運用音級素材的凝固手法,象徵詩人惆悵的心境。
遙遠庭園 為小提琴與鋼琴而作    試聽Real Audio檔案請單擊右圖示
世界首演:  1998年3 月31 日 台北市國家劇院演奏廳, 小提琴:吳庭毓, 鋼琴:林慧英
此曲完成於1997年臺北,後再改編為小提琴與管弦樂的版本。素材取自中國民謠小河淌水 ,民謠旋律的前四音A-C-D-E成為全曲的基本動機,穿插在小提琴與鋼琴之間,並作為主曲發展之核心。
無伴奏小提琴獨奏曲  花鼓調  試聽Real Audio檔案請單擊右圖示
世界首演:  1995年6 月17 日 台北市國家劇院演奏廳, 小提琴獨奏:  黃維明
"The drum echoes what she sings, each beat evokes her past spring."
音樂描述一位以賣唱為生的少女,一手擊鼓,一邊唱出她的悲慘往事。此曲於1992年紐約構思,1995年於臺北完成。全曲分為六十四個段落,代表陰陽相交之六十四個階段。 (014)三音音集與(025)三音音集是全曲發展之陰陽音樂元素,其發展之過程則按照易經.序卦傳進行。曲式屬「序、破、急」三段體。速度從自由散拍經過徐緩的慢板進入緊湊的急板。尾段的開始部份從我國十番鑼鼓的音色結構中獲得靈感,運用不同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奏出類似十番鑼鼓的打擊音響。